一卡通

目前臺灣所通行的電子票證,包含了悠遊卡、一卡通、icash、有錢卡 四種系統。

1.悠遊卡(easy card)

技術:MIFARE(ISO/IEC14443技術)

由悠遊卡公司發行, 使用範圍已經由台北捷運擴及臺鐵和高雄捷運,以及全國各大縣市(除澎湖縣)的公共汽車和部份地區的國道客運,除交通用途外還可在全台便利商店小額消費。

2.一卡通(iPASS)

技術:MIFARE(ISO/IEC14443技術)

由一卡通票證公司發行,是台灣第二家具規模的電子票證支付卡。除個捷運系統外,可使用於大部分公共汽車及國道客運,除交通用途外還可在全台便利商店小額消費。

 

3.icash(愛金卡)

技術:1.0版:晶片卡

          2.0版:MIFARE DESFire技術

icash原為統一超商所發行的電子錢包,於2013年9月5日獲核可發行電子票證

 

4.有錢卡(Happy cash)

技術:RFID

由遠鑫電子票證公司發行的電子票證,目前可於遠東集團旗下7大通路及超商、交通、加油站等消費支付。

 

交通部原計畫將所有的電子票證,升級為「電子票證系統之多功能卡片規劃書第三版」之電子票證,進而讓所有的電子票證全臺灣都可使用但由於整合不易及後端清算談判破裂,造成「全臺灣一卡通」破局,交通部因而傾向由一卡通變成多卡通故計畫改為推廣設置多卡通機器,再由業者與電子票證公司商談合作事宜。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BA%E7%81%A3%E9%9B%BB%E5%AD%90%E7%A5%A8%E8%AD%89%E5%88%97%E8%A1%A8